非原创作品,允许转载,转载时请务必以超链接形式标明文章 、作者信息和本声明。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
在我的博客空间内,不时会有在校学生就职业发展和学习方面的内容向我寻求帮助。同学们由于初入社会没有行业经验,加上在校所学内容又广(但不深),所以在择业方面很容易产生困惑。在择业观上,他们希望找到一个将来有前途的行业,也希望在“是选择大公司还是小公司”这类问题上有人给予参考意见,也有人担心自己的学历对将来职业发展的影响。
另外,在我的工作中,也不时会有同事就自己的职业发展与我探讨。他们几乎都是对技术很有追求的“有为青年”和已经走上技术管理岗位的负责人。与在校学生的困惑有所不同的是,这些人已经选择了通讯行业,也有了好几年的工作经验,但却苦于在工作中很难发挥自己的特长和精进技术,或在技术管理岗位上担忧自己将来的竞争力。此外,也有些同事对将来是走技术线还是管理线充满着困惑。 对于所有的这些迷茫也好,困惑也好,我想借这篇文章谈一谈自己的看法。但怎么谈呢?这类话题可以说是老得不能再老了,但又新得不能再新— 因为每一个人都具有自己的独特性,在离开学校之前或参加工作之后又有着自己特有的经历和感悟,因而所面临的问题也会别具一格。 时至今日的职场生涯中,每当我与同事分享自己的成长经历,总会有人为之振奋(希望你读这篇文章时也能感受到),或许以我的成长经历作为本文的写作主线是一个不错的选择!通过这篇文章,你可以看到一个1997年毕业的大专生(毕业于南昌水利水电高等专科学校,现更名为南昌工程学院)、一个在高二时英语还只考29分的人,是如何一步一步成为Motorola的软件架构师。 在继续读下去之前,读者应认识到一点:个人观点的独特性与自身的成长经历有很大的关系。因此,千万不要盲从,而应时刻保持一种批判接受的态度。或者说,你得有自己的观点,你(也只有你自己)得对自己的职业发展负责!另外,文章主线是自传形式,如果你对我的成长经历感兴趣,请查看 ,以下是节选部分内容。
职场第一感悟:自学能力是竞争力之本。职场第二感悟:自信能让你与众不同,尽管有时的自信有点莫名其妙。
职场第三感悟:兴趣是学习效率的催化剂,培养自己的职业兴趣。职场第四感悟:学习应给自己设置虚拟的项目目标,以做项目的形式提升学习效果,只有这样学到的内容才会深入而实用,切忌无目标地学到哪算哪。职场第五感悟:话语权首先来自能力,而不是职位权力(公务员、国字号、垄断企业的工程师请忽略。你懂的!)。
职场第六感悟:难学的技能一旦掌握更具竞争优势。
职场第七感悟:用阶段性成果不断增强自己的自信,但终支持自信的是能力,而不是自大。
职场第八感悟:做自己喜欢的事,如果那是自己的兴趣最好。职场第九感悟:不论身处多么困难的环境,即使觉得前途渺茫,也不要放弃学习,否则就是“自断筋脉”。职场第十感悟:长期安逸的工作意味着将来更大的风险。
职场第十一感悟:机遇很重要,但你得有能力才能抓住它。 职场第十二感悟:职场首先比拼的不是智商,而是坚持与好习惯。 职场第十三感悟:当短期利益与长远利益无法得兼时,选择长远利益。职场第十四感悟:学历是很重要的敲门砖,即便你的能力很强;学历尽管很重要,但能力才是最终的通行证。职场第十五感悟:技术细节掌握得越深,解决问题时就越能游刃有余。
职场第十六感悟:技能的发展应采取深度先于广度且交替进行的方式,只有这样,面对大量的新知识才能更谈定。职场第十七感悟:越难的技术问题,其所蕴藏的知识越丰富,也越具学习价值。
职场第十八感悟:每次积累的点滴知识,一定会在将来不知不觉地发挥效能。职场第十九感悟:通过文档化的方式传承知识给后继者是你的基本责任,因为你作为后继者时也希望如此,这也是对自己负责的一种表现(文档的重要性请参见《》一文)。
职场第二十感悟:别人对你价值的认可,其实不是简单地根据你的自身能力,而是根据你对他人和团队的贡献。
职场第二十一感悟:英语的听说能力只要有合适的环境,并勇于张嘴练习的情况下能快速地提高,不必担心。职场第二十二感悟:在软件开发活动中,应设法通过有效的技术途径去解决工程困境。职场第二十三感悟:不要用沉默的方式一味地迎合别人的要求,据理力争或许才是作为的表现。职场第二十四感悟:流程、文档的作用,不只是引导我们做完事,更能规范我们的行为和帮助培养工作习惯。职场第二十五感悟:在模仿中不断前行,最终形成属于自己的方法和思想。真感谢你花时间读到这!尽管我们常将“职业规划”挂在嘴边,实际上职场发展真的是一种“布朗运动”。你不知道下一站会是哪、也不知道后面将要从事什么工作、更不清楚后面会碰到怎样的老板。在众多不确定因素面前,或许参照我一路走来所总结出的职场感悟能让你不断地朝好的方向发展。作为结尾,我想就几则网友在我的博客空间的留言进行回答,这样你也能看到职场感悟是如何被运用的。问:李老师,我现在主要还在校学习,主攻方向是J2EE,课余时间在自学Android,有时候花很多时间在Android上面,心里很矛盾,到底哪个发展得更好,可以指导一下吗?答:在面对当前纷繁复杂、层出不穷的技术时,学习应运用我职场第十六感悟:技能的发展应采取深度先于广度且交替进行的方式,只有这样,面对大量的新知识才能更谈定。我想借助下图,让读者更好地理解这一感悟。
大体上,技能的发展是在横向广度与纵向深度上进行的。上图中,从A点发展到B点存在两条路径,分别用黑线与红线表示,其中红线所表达的路径更可取。实际上,无论有多么不同的技术,它们发展到最后有很多相通性。采用深度发展优先的方式,能让我们在短期内所关注的技术焦点相对小,使得学习过程不容易焦躁。相反,采用广度优先的方式,尽管在短期内会让我们觉得学识很广,但由于各门技能都不深入,所以学习过程容易烦躁。在这种情况下,即使想要深入也很容易因为了解的面太广、知道要学的内容太多而害怕不前。 需要注意,现实中,从A点发展到B点应是一个深度与广度发展交替上升的阶梯。上图是为了说明方便而做了适当的简化。 回到开始的问题,就目前的形势来看选择Android或许更好。但无论选什么,一定不要患得患失,而应在所选择的技术上做相当长时间的纵向发展。否则几年下来,发现自己什么都没有学好,很容易打击自己的信心。 问:我还是正在大三的学生,并非计算机专业,但是对嵌入式比较有兴趣。 现在也不明白自己去公司究竟是干什么,就是自己想学哪就学下哪?自学的路,有时候确实很艰辛!有什么比较系统的学习方法吗?感觉现在学得很杂,在实验室,画画电路板,学学Linux。 脑袋里的东西一片混乱!求指导! 答:你已经走在了我的前面,我是在工作岗位上才学到你现在所学的内容。至于以后要干什么,不是你现在能担心好的。放好心态,“兵来将挡,水来土淹”;沉下心来,打好基础。 为了获得好的学习效果,请不要忘记我的职场第四感悟:学习应给自己设置虚拟的项目目标,以做项目的形式提升学习效果,只有这样学到的内容才会深入而实用,切忌无目标地学到哪算哪。 对于嵌入式软件开发的系统性学习方法,得做下广告了,向你推荐我的《专业嵌入式软件开发》一书。花时间把这本书啃透,我相信你能应付很多日常开发工作。(注:有读者反映读过这本书后出去面试很轻松,但还没有人反映读后工作很轻松,期待后面有人有这样的反馈) 问:李老师,你好!我是一名大一的学生,喜欢编程。学习C语言已经有一段时间了。但是,我感觉我还是写不出来一段精彩的代码。我在学习的时候总是敲别人的代码。但是我想改变这种处境。我该怎么办呢?很迷茫啊! 答:Oops! 我还没有就这一问题提出过职场感悟,现在补上我的职场第二十五感悟:在模仿中不断前行,最终形成属于自己的方法和思想。 我相信每个人都会经历你所说的这一时期,这是正常的。也是因为我们所掌握的技能在深度上还不够。静下心来好好地学,总有一天你会(突然间)摆脱这一困境的。相信我! 问:李老师,现在有各种关于“去大公司,还是小公司”的观点,你是如何看的呢? 答:选择大公司或小公司的讨论从来就不绝于耳。支持大公司的人认为:公司的条件好,所获得的培训机会也多、正规;支持小公司的人则持:公司人少,一人多职,锻炼的机会多。以我的工作经历,可以肯定的是,我不会告诉你只去大公司或只去小公司。 其实,职场发展是一个螺旋上升的过程,我认为应在大、小公司都干干。如果一个人只在小公司干过,虽然能锻炼成多面手,但他获许不知道“正规军”是怎样,眼界会很窄;如果一个人只在大公司干过,他做事可能相对专业,但也更可能落入工作范围窄的地步,以后出去的话适应性会差些。 你可以选择先进小公司,然后加入大公司,这样就有机会通过对比了解大公司是如何解决在小公司曾碰到的问题或困境,这种对比是一种启发思考 的 好 途径。一旦在大小公司都干过后,对于以后的公司选择一定会更有想法。对于大公司,我建议你选择到外企工作一段时间,除了有机会到国外了解他们是如何的“水深火热”外,还能看到国人在做事专业性方面的巨大提升空间。
本文出自 “ ” 博客,请务必保留此出处